立足学科优势 创办特色期刊

日期:2006年12月25日 来源: 浏览量:1498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王喜魁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紧紧围绕新校建设和电力行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以“能源电力”学科为主的研究方向,不断提高学报质量。在为学校建设、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逐步形成学报特色。学报于2006年9月被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1 以学科“优势”开局,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办刊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学报都面临着共同的困难,一是稿件质量和数量问题,二是学校学科发展办学实力还没有充分显现,学报发展起步比较困难。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唯一的出路就是办出质量,办出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沈阳工程学院虽然刚刚跨入本科行列,但是围绕能源电力专业办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和良好的办学声誉,有与电力企业和科研院所长期合作的基础和密切联系,有遍布全国的电力学子强大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这就是我们学报的发展优势。能源危机是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严峻形势,宣传国家能源政策,推广先进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为我们学报提供了良好的客观依据和发展空间。因此,我们选定了以“能源电力”研究作为学报的发展方向,以“能源电力”学科优势作为学报发展的起点和开局。 据此,我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首先树立了科学的办刊理念。 1)我们要立足为本校,发挥学报学术先导作用,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这是我们学报的基本功能。 2)我们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既要站在学术前沿,富有前瞻性,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宏观指导作用。其定位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结合,这是我们学报的生存空间和社会价值的体现。 3)我们要依托电力行业和本校学科优势,努力为推广先进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行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是我们学报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 2 以能源研究为主线,精心策划,科学运作,努力创造期刊学术风格 2.1 栏目设置 围绕能源电力学术研究和生产需要,我们开设了热能、动力、电气、热控、自动化技术等稳定栏目。为了强化能源电力特点,我们还开设了专题栏目,结合实际专门探讨与能源相关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形式,在欧洲已经大力发展,在我国刚刚兴起,是一种新兴事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布式能源作为学报的第一个专题栏目,一举击中热点,刚刚面世,就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引起了国家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直到现在稿件源源不断。“分布式能源”栏目已成为我们学报发展的切入点和特色标志。 2.2 组稿工作 我们按照组稿规划,有目标开发稿源,组织稿件。我们实施了稿源工程,即对内三条线:与教务处协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与科技处协调,以科研课题为主线;与人事处协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跟踪重点作者,掌握科研项目和成果,吸收优秀稿件。对外五渠道,即:向专家学者约稿;会议约稿;请专家协助约稿;从科研院所争取稿源;通过学报发行扩大作者群体。此外,办刊人通过多年学术交往的社会基础和密切联系,广泛争得稿源,等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逐步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2.3 创造能源电力学术风格和特色 我们学报不追求全面,力图办成专业性刊物。我们紧紧围绕能源电力主线,一点突破,力图做精做强。学报的内容强调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结合,反映学报的时代性、实用性、学术性和创新性。针对电力生产实际,特别对大机组先进技术的引进,努力发挥学报的信息传播和纽带作用,为生产企业和科学研究提供帮助。通过文章编排和修改努力提高学报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3 以标准规范奠基,用审美艺术润色,全面提升期刊质量品位 我们学报编辑一律采用最优标准,编辑质量一步到位,努力保持学报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学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和艺术创造的作品,探索学术期刊的审美表达,实现学报质量的提高与创新。学报作品是办刊者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通过学报彰显出办刊者的欲望、志向和追求,实现学报内在的自然、科学、审美和艺术的统一。在学报内容组织上,我们力图主线清晰,协调流畅,体现学报的内涵美。比如分布式能源,连续7期,既分散又连续,分别从能源原理、系统、设备、工程、技术、国内外形势和国家政策等全面报道了分布式能源,体现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语言表达上进行审美润色;在学报的版式设计、封面设计上给读者以恢弘大气、精致明快,赏心悦目的感觉。比如封面设计体现了能源特征,提供了无限的遐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寓意着强大的能源流喷薄欲出,源源不断;二是放射出一道靓丽的彩虹,展示了学报宽阔的发展空间。在文字排版以及装帧质量上,都做到规范艺术,精致考究,体现了学报的风格和品位,全面提升学报的质量。 4 以期刊为纽带,产学研良性互动,初步探索学报立体化功能的实现方式 学报以能源电力栏目设置为纽带,从而引发了产学研结合的良性互动。 1)我们学报开设分布式能源栏目,以及为电力研究和生产服务的一整套模式得到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唯一开办分布式能源的学术刊物,为推动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我们开展以能源电力研究为主的学术交流引起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首肯和高度重视。如能源专家徐旭常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博导、863首席科学家华贲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博导宋之平教授;清华大学朱守真教授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学报予以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这些学术大家都直接向我学报投稿,华贲教授等部分专家还亲自协助组稿。 3)发挥学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提供了科技发展信息,建立了企业与专家学者的联系,促成了能源项目的立项。如大连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从学报获得信息后,在华贲教授指导下,促成了大连地区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确立。还有通辽发电有限公司、大连开发区热电集团和辽宁地区许多发电公司都不同程度受益,普遍认为学报独具特色,为企业提供了先进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学报与部分企业建立联系,从现场收集新技术,建立工程技术人员与本校教师的合作关系,联合撰写文章。学报在企业的影响面不断扩大,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学报获得了信息和先进技术,学报深受企业的欢迎和喜爱,企业订阅我院学报的数量逐渐增加。如国电电力大连开发区热电厂一次订购学报16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