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最新会议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9次年会在西安举行
日期:2025年11月11日 来源: 浏览量:582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9次年会在西安举行
2025年11月6—9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9次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本次年会以“服务创新策源·培育一流方阵:新时代高校科技期刊的使命”为主题,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邹晖、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刘建生、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早、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石应江、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芮海田,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陈浩元和颜帅、理事长张铁明以及副理事长、秘书长、监事,还有受邀报告专家等出席开幕式。本次会议得到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协办,近20家国内外期刊服务机构支持。国内外70余位专家进行报告交流,参会代表超过700人。
邹晖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迎来新机遇。教育部积极作为,专门制定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工作方案,部署实施六大工程,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高校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聚焦信息、海洋、生命等重点学科领域,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期刊,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开展集群化试点,出台加强高校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启动期刊办刊质量评估,激发活力。她强调,高校科技期刊一要聚焦国家战略,以高端品牌引领前沿创新,尤其关注学科空白领域的新刊创办,争取更多高质量期刊进入卓越行动计划支持范围;二要加强资源汇聚,以集群发展扩大规模影响,支持有需求的高校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集群试点工作,吸引海外期刊加入;三要坚持守正创新,以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生态,将期刊建设纳入本校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整体工作中予以统筹考虑,确保人财物和学术资源保障,不断提升办刊质量,规范学术出版秩序。

孙早在致辞中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围绕“服务创新策略、培育一流方阵”主题,明确科技期刊聚焦原创成果本土发表与集群化建设两大方向,在2020年启动期刊集约化改革,盘活存量与挖掘增量双措并举,整合全校期刊资源,创办前沿新刊,先后有10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并在2024年发起成立“丝路期刊集群”,服务全球科技进步。

石应江在致辞中介绍了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举办上百场办刊能力交流与学术研究活动,持续开展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征集与评审,连续举办青年编辑大赛,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构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生态提供坚实支撑。

芮海田在致辞中介绍了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积极响应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规划,在新能源、新材料、交通工程等相关领域策划和出版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步发展。

刘兴平作了题为“科技期刊集群建设与发展策略”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对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为我国科技期刊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深入实施,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建设要实现从单刊突破向整体提升和营造生态、从集群化向集团化和数字化、从国际化向国际化和本土化、从公益性向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四个转变,要明确建设目标、扩大集群规模、加快平台建设、深化市场化转型、塑造文化特色、优化政策供给。

刘建生作了题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十五五’期刊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基本路径,明确“十五五”期间宣传文化战线使命和任务,阐释“十五五”规划背景下科技期刊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要以服务科技原始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主动求变,重塑核心竞争力,开拓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张铁明作了题为“2025国际OA期刊推荐名录发布”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国际OA期刊推荐名录”的项目背景、项目进展、项目机制、遴选办法、名录更新、平台迭代等情况。“国际开放获取期刊推荐名录(OARL)”由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在2024年12月联合正式发布,顺应建设可信开放获取生态的国际需求,秉持合作、动态、负责任、透明的原则,为全球学者提供权威、可信的开放获取期刊指南,目前已被国内70多所高校使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阳化冰作了题为“从‘脚手架’到‘承重墙’:以出版服务能力基建支撑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分享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生命科学开放联盟期刊建设、高校科技期刊平台建设、科技期刊一流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即将面向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重点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推出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领航发展计划”,主要支持新刊创办、海外期刊回流和期刊提质扩容,将面向空白领域、优势领域、战略领域新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代表中国学科顶尖水平的旗舰英文期刊,面向我国高校或高校学者在海外创办并支持将出版权转至国内的高水平英文期刊回流我国出版体系,面向已进入世界一流期刊行列的老刊提升载文量。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秘书长刘筱敏作了关于期刊集群发展的主旨报告,系统梳理了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深入分析了我国期刊集群在现有规模、质量、影响力等方面的现状和挑战,提出期刊集群建设应树立需求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明确权益属性、服务属性、传播属性等集群组建内涵,为期刊集团品牌创立奠定基础。

IOP(英国皇家物理学会)出版社首席出版官玛丽安·莫斯(Mariam Maus)作了题为“学术出版的变革与发展格局”的主旨报告,从科学发文产出、人工智能、科研诚信、开放科学、政策影响、战略合作等维度梳理了当前全球学术出版的趋势,并介绍了为包括中国机构在内的全球期刊合作伙伴所能提供的新刊创办、期刊战略与发展咨询等服务。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志强作了题为“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主旨报告,从基本概况、政策支持、国际化开放性程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全面梳理高校科技期刊现状,指出高校科技期刊当前存在的优质稿源外流、期刊定位模糊、市场运营薄弱、办刊人才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分级分类发展、加强主办单位重视程度、坚持内容质量提升、培育一流队伍、推进评价创新、推动高质量集群建设等展望。

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昕主持开幕式,副理事长曾桂芳主持发布仪式环节,副理事长王维朗和吴坚分别主持大会主旨报告环节。




在发布仪式环节,西安交通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副理事长程琴娟发布“2025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编辑团队及编辑个人案例”“从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30年以上资深编辑”名单;王维朗发布“2025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金笔论著/银笔论著/铜笔论著案例”。








王维朗公布2025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副秘书长、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广萌公布2025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青年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出版融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张祥合发布“2025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金钥/银钥/铜钥视频摘要”,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栾嘉公布《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导师制青年编辑培养项目方案(草案)》,学术诚信与版权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景周发布“关于科技期刊诚信标准科学基金项目的倡议”,Impact X实验室负责人徐超发布《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海外媒体传播影响力报告》,查尔斯沃斯集团全球产品和市场总监Andrew Smith发布《中国科技期刊谷歌学术显示度报告——以CSCD为例》,MPS集团中国业务总监张羽翀发布《MPS助力英文期刊辅助编加服务集采活动》。








7日下午和8日上午,年会大会专题报告分“高校科技期刊评价与知识服务”“高校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高校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期刊数字化发展”“期刊出版前沿技术”“高校科技期刊集群化与国际化”“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期刊出版运营”等专题进行。8日下午组织“农业、学术、高职高专分论坛”“师范、民族分论坛”“英文、技术、出版融合分论坛”“医学、科教、科普分论坛”“青年、学术诚信分论坛”。年会期间还召开了研究会九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九届三次理事会会议,以及中文会刊《学术出版研究》第三次编委会会议、《学术传播学报(英文)》青年编委会会议等。






在本次年会期间,与会专家、期刊代表围绕本届年会主题深入探讨、集思广益、前瞻共创、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科技期刊要以服务创新策源筑牢发展之基,以建设一流期刊集群增强引领之力,为展示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基础。
(撰稿:刘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