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颁奖大会、第18次年会纪要

日期:2014年11月17日 来源:本站整理 浏览量:2307

 

第7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
科技期刊奖颁奖大会、第18次年会纪要
 
     本会第7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颁奖大会、第18次年会于2014年11月10—12日在广州市隆重召开。
本会六届十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六届六次理事会议于11月11日上午合并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颜帅理事长作的第6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郑进宝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作的关于财务工作报告、佟建国副理事长作的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和关于调整会费标准的建议;审议并通过了第7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及主要负责人候选人名单;讨论并决定了会员代表大会及颁奖大会的具体程序。
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颁奖大会于11月11日上午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会议由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进宝主持。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宣部出版局刘建生副局长、教育部科技司高润生副司长、科技部原主管科技期刊工作的宋培元处长、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李人杰和王万鹏、北京大学图书馆蔡蓉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筱敏研究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马峥研究员、爱思唯尔公司谢晓琳女士,本会名誉理事长陈浩元以及原副理事长钟学恒、李兴昌、王亨君、王利群、杜文涛、龚汉忠、姚远等。
佟建国副理事长首先作了关于评比工作总结的报告。此届评比有49种期刊获精品期刊奖、108种期刊获优秀期刊奖、30种期刊获特色期刊奖。接着,获奖期刊代表依次上台领奖。会上同时颁发了本会各专业委员会以研究会名义评选的其他各类奖项。
高润生副司长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带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战线上的工作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联系政府、服务会员、组织学术活动、加强组织建设、开展业务培训、树立正确导向、提升办刊质量、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高校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创建世界一流的期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指出,未来高校科技期刊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启动中长期高校科技期刊规划发展的研究,制定“十三五”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2)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期刊建设,提升高校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从资源配置、制度建设、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若干重大政策来支持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3)构建高校科技期刊的体系建设,形成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个新格局;(4)实施高校科技期刊平台建设和质量工程,全面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配合中国科协等单位和部门,共同实施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5)继续开展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等评比活动,树立正确的导向;(6)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期刊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期刊编辑队伍;(7)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核心是发挥好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作用;(8)进一步推动综合改革,加强基础性工作,加强互联互通,构筑区域合作新平台。
刘建生副局长作重要报告。他指出,支持学术创新、服务科技创新是科技期刊的立足点、出发点。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可许多产业仍处于中低端,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行不通了。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结构是一种战略性、结构性、创新性的调整,是背水之战。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使创新真正能够创造更高价值,这是我们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人不仅有勤劳的禀赋,也有智慧的源泉,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形态,体力加脑力,制造加创造,可以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乃至于所谓颠覆性的技术,中国的发展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上新的台阶,中国的命运就会彻底改变,民族和国家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中国科技期刊业一定要再接再厉,支持创新、服务创造,让这个社会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使我们的科学技术引领世界前沿。
第7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1月11日下午隆重举行。本会会员代表(六届理事、七届理事候选人以及各地区推荐的其他代表)222人参加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科技部原主管科技期刊工作的宋培元处长、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李人杰、北京大学图书馆蔡蓉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筱敏研究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马峥研究员,本会名誉理事长陈浩元以及原副理事长钟学恒、李兴昌、王亨君、王利群、杜文涛、龚汉忠、姚远等。汤兴华副理事长主持会议。
组织委员会主任曾桂芳首先报告了换届筹备工作情况。颜帅理事长代表第6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他说,过去的5年是我国期刊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第6届理事会积极顺应大趋势,准确把握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大方向,围绕研究会章程确定的宗旨和任务开展各项活动,切实维护广大会员的根本利益,继续坚持科学办会、民主办会、开放办会的理念,以开拓性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了新的业绩,为高校科技期刊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郑进宝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作第6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佟建国副理事长作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和调整会费标准的建议,许国良副理事长报告了选举办法。会员代表大会逐项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以上报告和建议。
选举产生第7届理事会理事是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推选了总监票人和总计票人、监票人和计票人。经过紧张的计票工作,最后汤兴华副理事长宣布156位理事候选人全部当选,已连任两届、需要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的理事长(颜帅)和副理事长(许国良、赵大良)候选人也都当选。教育部科技司李人杰发表讲话,她向各位当选理事表示热烈祝贺,祝愿研究会在新的一届理事会领导下越办越好。
研究会老领导钟学恒、王亨君发表感言,他们充分肯定了第6届理事和常务理事会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对研究会的怀念和热爱,祝贺大会圆满成功。宋培元、蔡蓉华、刘筱敏也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赞扬研究会为高校乃至中国科技期刊书写了生动的历史,描绘了不懈奋斗的轨迹,祝愿研究会在新一届理事会带领下再创佳绩。汤兴华宣读了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贺信。研究会原副理事长徐安玉等机构和个人也发来了贺信。
    七届一次理事会议于11月11日下午举行,126位理事出席会议。许国良副理事长主持会议。会议鼓掌通过了选举办法,推选了总监票人和总计票人。投票选举产生第7届理事会常务理事43人、研究会负责人11人(不含已直选的3人);选举佟建国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毛善锋、潘世东、汤兴华、王晴、徐用吉、曾桂芳、张铁明、张月红、赵惠祥、郑进宝为副理事长。理事长颜帅即席发表讲话,他衷心感谢大家的信任,表示一定要按章程办事,维护好广大会员的利益和研究会的声誉。
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于11月12日上午举行。40位常务理事出席会议。佟建国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持会议。颜帅理事长介绍了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工作设想。他说,下届理事会的5年任期内,我们必将面对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网络出版的优势地位日益突出、社团管理模式极有可能发生变革的新形势。为了高校科技期刊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和研究会保持旺盛的活力,一要坚持科学办会,完善组织结构,制定研究会的5年工作目标并加强落实;二要坚持民主办会,完善沟通渠道,让更多的会员更积极、更有效地为研究会工作建言献策、参加各项活动、行使民主权利;三要坚持开放办会,完善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同行的合作。随后进行了副理事长工作分工;聘任了副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讨论了近期工作要点。
本会第18次年会的部分学术活动与中国科协第10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于11月13—14日联合举行。本会作为论坛的主要协办单位,参与论坛方案设计、协助邀请报告人和主持人、组织征集会议论文、多次转发论坛通知,等等。12日上午,本会专门派车送近百位高校科技期刊的代表参加论坛。第10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近半数代表都是本会会员。
                                         
(徐用吉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