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会议及培训资料
本会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要点(郑进宝)
日期:2008年12月03日 来源: 浏览量:1389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要点
(五届九次常务理事会议和五届五次理事会议通过)
郑进宝
1 2008年工作总结
2007年11月24—29日,本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第11次年会暨建会20周年庆祝大会。根据第11次年会期间召开的五届七次常务理事会议和五届四次理事会议精神,2008年本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2008年3月本会召开了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议。为了节省时间、减少开支,这次常务理事会议以通讯形式召开。常务理事就部分省市自治区理事、常务理事的变动情况进行了书面表决;认真研读了第2届中国高校精品• 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方案、评比办法、参评申报书,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时就第12次年会的主题、征文以及本年度的其他具体工作发表了意见。
2)2008年4月本会在北京组织了新一期的编辑岗位培训班,120多名短编龄的编辑人员参加了培训。在几位本会老同志的努力下,培训班从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会务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学员的好评,为本会扩大了影响。
3)根据五届七次常务理事会议安排,本会于2008年4月组织了部分会员赴台湾科技期刊考察。台湾之行是以研究会名义组织的首次大陆地区之外的学术活动,每个参加人员都有很大收获。
4)2008年5月本会正式接到了教育部科技司关于委托承办“第2届中国高校精品• 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的函。本会立即组织人员制定评比细则,拟定评比时间进度,并及时出版会讯、向有关编辑部发出通知,将评比有关文件发布在本会网站上;同时发出的还有第12次年会预通知、征文通知等。
5)2008年7月,本会在大连市举办了主编岗位培训班。这次培训班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较多地增加了研讨内容,与会的主编们就他们关心的期刊定位、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编辑部的建设与管理、数字出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6)2008年9月19—22日,在教育部科技司的领导下,本会在北京召开了“第2届中国高校精品• 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委会议。9月30日初选结果按计划上研究会网公示。公示至10月10日结束。本会主要负责人集中答复了公示期间提出的问题。10月底本会将评比以及公示情况向教育部科技司作了汇报。11月 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公布第2届中国高校精品• 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获奖名单的通知》,并在科技司网站公布名单。评委会议期间还就第12次年会的内容、形式、报告人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为年会的顺利召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7)2008年10月10日,本会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08年科技期刊学研究计划项目(38项),其中重点基金项目2项,一般基金项目29项,立项项目7项。
8)按照计划,2008年10月本会在安徽省黄山市组织了新一期的主编、编辑岗位培训班。有近120人参加培训,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受到有关主办部门的好评。
9)2008年11月22、23日,本会召开了五届九次常务理事会议和五届五次理事会议,总结了2008年主要工作,讨论了2009年工作要点、本会组织高校科技期刊审读的初步设想,审批了新一批高级会员,并研究了第12次年会及领奖大会的细节问题。
按照近年惯例,本会主要通知、活动信息都及时在本会网站发布。本会5月出版了第53期《会训》。另外,本会体育院校学报分会于2008年9月举行了建会20周年庆祝活动。
2008年初,本会提出10月组织赴德国科技期刊考察,因四川地震影响,该活动延期举行。2008年4月,本会向教育部、民政部提出更名申请,教育部很快批准,但民政部至今未有批复。
2 2009年工作要点
1)3月召开五届十次常务理事会议,主要研究换届有关事宜。
2)以本会名义开展2009年度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优秀编辑学论著、优秀编校质量奖等奖项的评比工作。
3)下半年组织赴德国科技期刊考察。
4)举办3次编辑、主编岗位培训班。
5)组织科技期刊学研究项目申报与评审。
6)组织开展高校科技期刊审读。
7)召开第13次年会暨第6次会员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