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辑 学 研 究 的 几 点 体 会

日期:2006年12月25日 来源: 浏览量:1670

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 李 丽 转眼间我已经从事编辑工作5年有余,在从事日常编辑工作之余,我陆续撰写了一些编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这些工作能够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对我是很大的鼓励。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我在编辑学研究方面的收获,下面结合自己的研究谈几点体会。 作为编辑,除了日常的编辑工作之外,必须做一点研究工作。尽管这样做很辛苦,但是却很有意义。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办好刊物的需要。中国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如果不能顺应潮流,不断调整所办期刊的定位、编辑流程和方式,与时俱进的话,期刊很难生存和发展。如,计算机排版、网络收稿审稿、电子期刊、开放访问等,已经日益融入我们的编辑工作。此外,为了期刊更好地进步,我们必须进行相关研究。作为期刊编辑,期刊就是我们的“饭碗”,只有期刊有了发展,我们“碗”里的饭才会更多更好。(2)晋升职务(包括职称)的需要。很多单位在评定职称的时候,都要考察科研情况,以及发表论文的情况,当然,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因为日常的编辑工作缺乏区分性,而这些研究成果常常被作为硬指标。此外,通过研究,可以开阔视野,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自己的感觉是作为一名编辑,如果只埋头编稿子,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的。所以说,尽管作为一名普通编辑,日常的编辑工作很累,但还是必须抽出一点时间做研究工作。 编辑学研究首先是要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也就是找到好的课题。我自己的一些研究想法主要有3个来源:(1)日常工作。编辑学研究课题最多的来源是日常工作。编辑学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很多编辑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实际上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类问题可大可小。从期刊的定位、编辑部建设、人才培养、市场运作、国际化发展等,到栏目设置、编委会的作用、稿件评审、版面格式、图表设计,以及具体词语的用法辨析、标点的使用等等,只要花一些功夫去琢磨,有一定的见解和成果,都可以随时进行总结,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这里,最重要的是随时进行总结,如果耽搁时间久了,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一些问题的研究意义就贬值了,所得到的经验也就不再受大家关注了。而且,不要觉得问题太小就不去总结。其实我觉得很多小的、细微之处,是非常有意义的,很能体现编辑功底的。(2)同行交流。在编辑部内部,可以与同事多进行交流。参加各种会议,则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观点和想法,会受到很多启发。一些平时遇到的难题,可以借此机会,向同行求解,即使得不到答案,至少也会觉得眼前一亮,可以从新的角度和思路来处理问题。参与会议交流还可以获得一些最新的知识,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例如,我在2002年夏天参加了IFSEⅡ(国际科技编辑联合会在北京的会议)会后的研讨班,当时听到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老师在讲开放访问(open access),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该问题并对此产生了兴趣,后来又查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了《编辑学报》上。(3)文献资料。追踪当前研究的热点,经常浏览相关的期刊杂志、网络,查阅国内外文献。现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很便利,而且图书馆也都订阅了很多全文电子期刊,抽空浏览一下,会有很多收获。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可以细读,通过比较分析就会有所发现。例如,有些课题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还有深入研究价值,我们可以继续挖掘。而且,这些资料也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这样可以不走弯路,又避免了重复。而且,看得多,自然也会想得多,所谓见多识广。 找到了课题,有了切入点。根据课题的不同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数据分析、调查访谈、文献综述、论证分析等。只要选题合理,方法得当,就一定会有所发现。下面我要说的是,不要把编辑研究想得很难,对自己要有信心。我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发表过英文的文章,所以一直觉得用英文发表文章很难。2001年底的时候,我看到浙江大学学报的张月红老师在《Learned Publishing》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浙大学报英文版的情况,很受启发和鼓舞。我就开始尝试写英文的文章,结果我的文章也被发表了。现在,我们编辑部的其他老师也陆续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所谓的研究,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所以必须对自己的研究有信心,才能够有所发现和突破。另外,有研究经验的老师的传帮带也是很重要的。我刚到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时候,跟着张凤莲老师学习,刚开始的时候,张老师提出很多想法,我们一起写文章,慢慢地自己也就有一些想法,可以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了。我很感谢张老师对我的传帮带。还有最后一点体会,就是把研究和日常编辑工作适当地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带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编辑工作,使相对单调的工作有一些新意,也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隔一段时间,抽出三五天时间,将琐碎的日常工作放一放,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梳理,将有意义的内容记录下来,再进行适当地扩展和深入,就可以写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编辑工作很辛苦,再挤出时间做研究更辛苦,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既然编辑学研究是必须做的,我们尽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我很羡慕那种有大量统计数据的研究,对大量的期刊的很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但这种研究要花费很多时间,对于普通编辑如果没有充分的条件的话,开展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觉得开始先从小的、具体的、与编辑工作有关的问题入手,可能效率会更高一些。 以上是我这几年编辑学研究的一点体会,都是个人的一些想法,有不对和不完善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我也很希望能和大家合作,进行编辑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