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论坛
中国科技期刊出路何在
日期:2004年08月03日 来源: 浏览量:2309
中国科技期刊近4700种,但在国际上流行的寥寥无几。这样的现状与科技的高速度发展是不相称的。据报道, 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已经下决心用几年时间来整顿中国科技期刊,期望重点支持几个国内一流期刊走向世界,这是很令人鼓舞的消息。
主编是期刊的核心人物
有人以为,我国期刊的质量上不去,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他们希望国家出资把期刊扶持上一个台阶。我认为启动资金固然很重要。但是,一个期刊的长期发展最重要的是主编。主编可以决定办刊的方向,组织得力的编辑人员,扩大稿源,开拓市场。因此,国际上许多重要的期刊主编不是活跃在科技前沿的著名科学家,而是全职办刊人,比如Nature,Science,化学领域的Angew. Chem.,材料领域的Adv. Mater.等等期刊的主编。也有大量专业期刊的主编由科学家兼任。但是兼任并不是挂名,他们同样必须花大量的精力来把握办刊方向,扩大稿源,保证和提高所刊登论文的质量。英国剑桥大学著名表面化学家David King教授原来是Chem. Phys. Lett.的主编。2001年他出任英国首相的首席科学顾问后不再有时间做该期刊主编应该做的事务了,唯一的选择是马上辞去主编职务。中国有许多期刊的主编由名人挂名。他们很少参与具体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能力强的实际主编处理日常工作,这样的期刊是缺乏生命力的。
另外编委会,稿源和审稿专家的国际化也是必须的。当今世界哪一种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不是国际化的呢?我们所推崇的Nature和Science各自在全世界有强大的顾问团和审稿专家网络,而且在好几个国家设有办事处。中国期刊要上一个台阶,稿源必须国际化。而编委和审稿都局限在国内,怎样争取境外稿源呢?
按国际化规则办刊
编审工作和稿源的国际化,可以从一批和中国科技界已经有了良好关系的国外科学家(包括华裔科学家),和有成就并在国外学术单位取得稳定职位的部分留学生中做起。
也许有的人认为在国外高水准的国际期刊已经很多了,有好文章寄去发表就是了,没有必要发展我国科技期刊。当然,写论文和办期刊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就像培养运动员和拥有本国籍国际裁判一样。对一个体育项目而言,有国际裁判不见得就有世界冠军,但拥有国际裁判对一个国家在该项目上的整体水平提高和持续发展是有相当重要作用的。对于办期刊和做文章的关系来说,办期刊的重要性可能还会更大一些。何况,一旦我们有了一些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期刊,我国科学家的优秀科研成果不一定都要寄到国外去。
总而言之,办科技期刊国外已经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只要我们立志于改革,认真研究中国的国情,吸收国外好的经验,在不太远的将来使一批中国期刊走向世界是完全可能的。
作者为英国圣安德罗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管理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