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会议及培训资料
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第三届研讨会纪要
日期:2015年09月30日 来源:本站整理 浏览量:1026
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第三届研讨会纪要
9月22日的大会主题报告分别由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郭雨梅教授和副主任黄仲一编审主持。上午九点整,郭雨梅主任宣布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毛善锋副理事长致开幕词,他对数字出版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高度评价了三届研讨的会议内容,并祝愿本届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理事长汤兴华编审致欢迎词,他对会议选择在重庆市召开表示了感谢,并欢迎各位代表来到重庆参加这次研讨会,同时还对近年来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的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该委员会对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工作及网站建设工作的引领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郭雨梅主任总结汇报了首届数字出版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介绍了优秀网站评选的初衷、指标设置以及通过评选对各期刊网站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数字出版委员会承担的5项课题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重庆市文化委员会新闻报刊处李炳仁处长和数字出版处李彤处长出席了会议,分别对重庆出版业数字出版现状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对目前国内期刊体质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衷心希望本次会议能对重庆期刊界的数字出版建设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了14个学术报告,分别是超星集团副总经理汪新红的《“互联网+”下“期刊域出版”战略探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教育与文化期刊合作部主任李今的《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探讨——群体思维模式下的协同创新研究》、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赵兴卫的《数字出版新技术应用》以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毛善锋的《数字出版自动化》、中国肺癌杂志编辑部主任刘谦的《国际科技期刊出版的几点发展现状与趋势》、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张祥合副编审的《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转型思考》、中国肺癌杂志编辑部王玥的《网刊元数据预置标签体系的构建及其在不同出版系统中的实现》、上海大学先进制造进展编辑部洪鸥的《高校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现状与思考》、重庆大学期刊社信息化部主任吕建斌的《期刊传播及影响力研究》、华侨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黄仲一的《科技期刊优秀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鞠善宏主任的《微信服务平台助力科技期刊发展》、重庆大学期刊社王维朗的《期刊高被引论文对编辑工作的启示》、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陈呈超副编审的《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程琴娟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这些报告均围绕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转型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所阐述的观点为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启发和指导。与会代表基本达成如下共识:①期刊内容是期刊生存之本;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③全媒体传播是期刊发展之大势;④要重视期刊的集约化出版建设;⑤必须加强学术期刊编辑的现代出版意识。
学术报告于下午六点结束,会场上依然是座无虚席。会后郭雨梅主任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领导对本次会议的支持、报告人的精彩报告、与会代表的热情参与和重庆邮电大学期刊社承办此次研讨会付出的辛苦等表示了感谢,同时也期待在下次研讨会与大家再相聚。
23日上午,全体与会代表参观访问了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该中心依托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打造了微平台、APP以及全国最大的医学类综合性平台——中华检验医学网,并与医院构建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刘志刚主任热烈欢迎各位代表的光临,在刘主任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中华检验医学综合媒体平台的构成及发展现状,并对平台的运营方向、赢利模式、奖惩机制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介绍。代表们在被其取得的巨大成就所震撼的同时,也对各自期刊今后的发展思路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在23日下午及晚上的座谈交流中,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数字出版工作研讨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收获很大”、“ 不虚此行”, 并期待着下一届研讨会能如期参加,表示要把会议中的经验和指导意见贯彻到自己编辑部的工作中,尽快提升期刊的数字出版水平和传播能力,同时也祝愿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越做越好。
第三届数字出版研讨会课件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