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初步计划

日期:2014年12月16日 来源:本站整理 浏览量:1498

 

1  2014年工作总结
1.1 召开了4次常务理事会议、2次理事会议
1) 六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14年3月12—13日在天津召开,47位常务理事参加会议,颜帅理事长主持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有:讨论第7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推荐问题;讨论六届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时间、地点、内容;讨论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方案;听取有关课题进展情况汇报;确定2014年2期编辑业务培训班的时间、地点;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汇报2014年工作计划;7)研究第18次年会有关事宜。
2) 六届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14年7月22—24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44位常务理事出席会议,另有3位常务理事派代表出席会议。颜帅主持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有:筹备理事会换届;同期召开评委会议评选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讨论第7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第18次年会问题;其他工作。
3) 六届十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六届六次理事会议于11月11日上午在广州合并举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进宝主持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颜帅作的第6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郑进宝作的关于财务工作报告、佟建国副理事长作的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和关于调整会费标准的建议;审议并通过了第7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及主要负责人候选人名单;讨论并决定了会员代表大会及颁奖大会的具体程序。
4) 七届一次理事会议于11月11日下午举行,126位理事出席会议。许国良副理事长主持会议。投票选举产生了第7届理事会常务理事43人、研究会负责人11人(不含已直选的理事长颜帅及副理事长许国良、赵大良),佟建国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毛善锋、潘世东、汤兴华、王晴、徐用吉、曾桂芳、张铁明、张月红、赵惠祥、郑进宝为副理事长。颜帅即席发表讲话,他衷心感谢大家的信任,表示一定要按章程办事,维护好广大会员的利益和研究会的声誉。
5) 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于11月12日上午举行。40位常务理事出席会议。佟建国主持会议。颜帅介绍了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工作设想。随后进行了副理事长工作分工;聘任了副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讨论了近期工作要点。会议决定聘任陈浩元为第7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聘任李兴昌为第7届理事会评比工作特聘专家。会议还聘任张凌之、杜月英、蒋伟、程朋军、陈敏、亢小玉为副秘书长,聘任了各委员会主任: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曾桂芳(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郑进宝(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赵惠祥(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张铁明(兼);评比工作委员会主任,毛善锋(兼);年会工作委员会主任,汤兴华(兼);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郭雨梅;版权与伦理工作委员会主任,向政;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强;英文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新英;师范院校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许国良(兼);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赵金文;军队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冷怀明;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冉强辉;技术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袁林新;高职高专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潘世东(兼);民族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山。聘任的各委员会副主任名单已在研究会网站公布。
1.2  圆满完成了“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选活动
受教育部科技司委托,本会组织开展了“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选活动。此次评比共收到参评材料340份,其中申报精品期刊138份,优秀期刊136份,特色期刊66份。评委会议于7月22-24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7月22日下午举行评委会第1次会议,颜帅主持并宣布评委名单,评委讨论并确认评比程序。许国良报告评比材料收集及材料初审情况。评委随后分工复核参评表、审核参评材料、初审编辑出版质量。7月24日上午举行评委会第2次会议,佟建国报告精品、优秀期刊入围情况,全体评委无记名投票产生特色期刊奖入围名单,并讨论了发现的问题。9月份在本会网站上对获奖期刊进行了公示
1.3 召开“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颁奖大会
颁奖大会于11月11日上午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会议由郑进宝主持。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宣部出版局刘建生副局长、教育部科技司高润生副司长等。佟建国作了关于评比工作总结的报告。此届评比有49种期刊获精品期刊奖、108种期刊获优秀期刊奖、30种期刊获特色期刊奖。会上同时颁发了本会各专业委员会以研究会名义评选的其他各类奖项。高润生副司长发表重要讲话。他对获奖期刊表示热烈祝贺,对本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未来几年高校科技期刊的工作发表了指导性意见。刘建生副局长作重要报告。他指出,支持学术创新、服务科技创新是科技期刊的立足点、出发点。中国科技期刊业一定要再接再厉,支持创新、服务创造,让这个社会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使我们的科学技术引领世界前沿。
1.4 举行第7次会员代表大会
代表大会于11月11日下午隆重举行。本会会员代表(六届理事、七届理事候选人以及各地区推荐的其他代表)222人参加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科技部原主管科技期刊工作的宋培元处长、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李人杰、北京大学图书馆蔡蓉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筱敏研究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马峥研究员,本会名誉理事长陈浩元以及原副理事长钟学恒、李兴昌、王亨君、王利群、杜文涛、龚汉忠、姚远,本会原副秘书长李明志、杨小玲等。汤兴华副理事长主持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曾桂芳首先报告了换届筹备工作情况。颜帅代表第6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郑进宝作第6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佟建国作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和调整会费标准的建议。许国良报告了选举办法。会员代表大会逐项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以上报告和建议。
会议选举产生第7届理事会理事156人,已连任2届、需要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的理事长(颜帅)和副理事长(许国良、赵大良)候选人也都当选。教育部科技司李人杰发表讲话,她向各位当选理事表示热烈祝贺,祝愿研究会在新的一届理事会领导下越办越好。研究会老领导钟学恒、王亨君发表感言,他们充分肯定了第6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对研究会的怀念和热爱,祝贺大会圆满成功。宋培元、蔡蓉华、刘筱敏也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本会原副理事长徐安玉等机构和个人也发来了贺信。
1.5 召开第18次年会
本会第18次年会的部分学术活动与中国科协第10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于11月13—14日联合举行。本会作为论坛的主要协办单位,参与论坛方案设计、协助邀请报告人和主持人、组织征集会议论文、多次转发论坛通知,等等。12日上午,本会专门派车送近百位高校科技期刊的代表参加论坛。第10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近半数代表都是本会会员。
1.6 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和评优活动
1)英文版期刊专委会5月份组织英文刊会员参加第7届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研讨会。
2)医学期刊专委会6月份在南京召开了高校医学期刊发展论坛。组织了“中国高校医学期刊最佳实践奖”评比和“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优秀主编”、“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优秀编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突出贡献奖”评比。
3)民族类期刊专业委员会6月份在桂林召开了2014学术年会暨首届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和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课题评审会议。会议评选出了“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10篇,二等奖17篇;评审出了“2014—2016年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立项课题14项。
4)技术类期刊专委会7月份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2014年会。会议举行了“2014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技术类期刊优秀团队、优秀工作者、优秀青年工作者”评审会,共评出优秀团队16个、优秀工作者17人和优秀青年工作者13人。与会者从多个角度探讨技术类期刊市场化经营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5)农业期刊专委会7月份在北京召开了学术年会,年会上评出“中国高校农业期刊创新奖”25家。
6) 高职高专学报专委会8月份在山西平遥召开了2014年度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年会。
1.7开展国际交流
1) 本会9名会员5月份参加了在芝加哥举行的ORCID第12次双年外展会议,会议邀请颜帅作了专题报告。为做好参会准备,研究会委托北京林业大学程朋军于3—4月开展了有关ORCID的问卷调查。
2)本会(CUJS)和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5月份共同发起并主办了首届中国-巴西双边科技期刊出版研讨会,会议地点设在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的总部。颜帅、王晴副理事长等7名中国编辑出版工作者参加会议,所有中国代表都在大会发言。
3)本会组织参加了5月份在波士顿召开的学术出版学会第36届年会。颜帅应邀作了《中国采取新举措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报告,向国际同行介绍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PIIJ)”以及近期中国学术期刊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年会期间与会代表与IEEE、CrossRef、ORCID、Semantic、Maverick、CCC、The Charlesworth Group等多家机构举行了专门交谈;颜帅还接受了SSP专访。
1.8 开展科技期刊学研究
研究会组织编写的《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1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本会18次学术年会首发。由西北大学学报主编姚远牵头编写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也已成书。
1.9 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
教育工作委员会今年5月份、7月份在江西南昌市、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了2期编辑业务培训班。
1.10 组织工作
组织委员会积极发展新会员,今年新增单位会员75个,壮大了本会队伍。审核通过了4位高级会员,他们是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张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编辑部王淑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孙宪民、河海大学《水资源保护》编辑部彭桃英。
2  2015年初步计划
1)2015年初召开七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进一步完善七届理事会的工作机构,拟定今后几年研究会的工作计划;下半年召开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七届二次理事会议;2)组织召开第19次年会;3)开展2期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4)组织科技期刊学研究(主要是《问答》的工作如何延续);5)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期刊管理工作(包括2015年教育部学术期刊审核),争取促进教育部开展部属科技期刊审读、立项支持高校科技期刊发展;6)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同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