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会议及培训资料
首届中国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评奖暨优秀编辑工作者评选通知
日期:2013年05月20日 来源:本站整理 浏览量:997
首届中国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评奖暨优秀编辑工作者评选通知
为了不断提高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根据期刊的功能和特点制订了本评奖办法。评奖过程中,对高校科技期刊在科研活动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质量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经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委会研究决定,对本届获奖的期刊和优秀编辑工作者分别颁发获奖证书。
1 组织领导
1)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领导下,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委会主持完成全部评比工作。包括宣传动员,制订评比办法和评比标准,组织评比委员会以及评比、颁奖和总结等工作。
2)评比委员由民族类期刊专委会有关专家11人组成。评委的条件是: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管理或评价研究工作5年以上,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及规范,具有高级职称,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专职编辑人员。
2 进度安排
2013年5月18日发出评选通知,6月15日前收集参评申报材料,6月24日开始评审,7月初在研究会网站上公示,9月出初或在研究会第17次年会上颁奖。
3 参评条件
参评期刊的分类及相关条件: 1)所有参评期刊必须是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委会的正式会员单位;2)中文期刊必须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正常出版3年以上的高校主办或教育部主管的各类科技期刊;3)少数民族文种期刊,包括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以及地方性高校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字学报(包括文理综合版)。
优秀编辑工作者的参评条件
1)优秀主编:具有3年以上高校科技期刊主编工作经历的在岗专职人员;能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刊物特色鲜明,办刊绩效显著,学术反响较大(要求附相应的旁证材料复印件);近5年至少有2篇独立发表的编辑出版学方面的论文,或有其他著译等(论文附复印件,著译附版权页)。
2)优秀编辑:具有5年以上编辑工作经历的在岗专职编辑人员;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和办刊宗旨,爱岗敬业,刊物编校质量好,在学界有较大的反响(要求附相应的旁证材料);近5年至少有2篇独立发表的编辑出版学方面的论文(要求附复印件)。
4 评比办法及授奖比例
本次评比,采取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加分综合,并分类(中文期刊和少数民族文种期刊)评选。优秀期刊、特色期刊,分类别按比例授奖。评比过程中,酌情参考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往年出台的相关评比办法及要求,并结合民族类期刊的实际情况进行评选。
4.1 申报办法
由各编辑部将申报书(表)、参评材料和审读费寄至评比办公室(在邮件左上方务必标注报奖类别)。
评比办公室设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 育才路15号;邮编:541004
联系人:马殷华; 联系电话:0773-5848958
所有参评期刊必须参加编辑出版质量审读,审读结果作为相应的评比依据。审读费:300元/刊。本次评比不收参评费。
每一种参评期刊可兼报其他一项奖,只需提供1套参评材料,交纳1份审读费。但须分别填写相应的申报书(表)并给出申报顺序,不得在1份申报书(表)上仅注明“还参评其他奖项”。每一种期刊只允许申报一项优秀编辑工作者奖。
4.2 参评材料
1)参评样刊:参评期刊须提供2012年最后1期和2013年第1期样刊各1册。
4.3 奖项及名额
本次评比拟设下列6个类别的奖项:1)中国民族类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中国民族类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3)中国高校少数民族文种优秀科技期刊奖;4)中国高校少数民族文种特色科技期刊奖;5)中国民族类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主编奖;6)中国民族类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编辑奖。
5 奖励
本次评选的6类奖项获奖证书,均加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印章,落款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委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类期刊专委会
2013-05-17
附件(期刊奖及编辑工作者奖项申报表)
点击下载此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