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次年会暨第4届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颁奖大会纪要

日期:2012年11月29日 来源:本站整理 浏览量:1460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6次年会

暨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颁奖大会纪要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6次年会暨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颁奖大会,于2012年11月21—23日在济南市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会议精神和期刊出版行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召开的。
会议主要内容如下:11月21日下午和11月22日上午,分别召开了六届八次常务理事会议和六届四次理事会议,分别有48位常务理事、123位理事出席。常务理事会议和理事会议总结了2012年的工作,提出了2013年的工作设想;研究了有关组织工作并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对第16次年会作了具体安排。(纪要另发)
11月22日上午,本会隆重举行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颁奖大会。500多位来自全国各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科技司铁晓锐同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陈浩元编审及原副理事长李兴昌、曹振中、龚汉忠、姚远编审,以及本会现任理事长和副理事长、正副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本会副理事长郑进宝、汤兴华编审主持仪式。
中宣部出版局刘建生副局长带病参加了此次会议,在颁奖仪式开始前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介绍了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新精神、新动向、新信息,结合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谈了自己对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看法。最后他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
铁晓锐宣读了教育部科技司《关于公布“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并讲话。此次评比活动共评出精品科技期刊60种,优秀科技期刊120种,特色科技期刊30种。铁晓锐代表科技司对开展多年的期刊评比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对广大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对获奖期刊表示祝贺。受科技司有关领导的委托,她对今后的高校科技期刊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要继续坚持狠抓期刊质量,包括稿件质量、审稿质量、出版质量,进而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编辑出版水平;二要狠抓队伍建设,不断引进懂专业、关心前沿的青年人才充实编辑出版队伍,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审稿专家队伍;三要加强学风建设、诚信建设,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办刊原则,建立客观、科学、诚信的评审制度,加强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四要重点办好英文版期刊,使其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校学术水平的窗口。
颜帅理事长作题为《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让高校科技期刊春色满园》的报告。他指出,本届获奖期刊有2个重要特征。一是以往所有进入SCI的参评期刊都被评为精品,在本届评比中进入Q1、Q2的期刊才能直接入选,其他需要票决,反映出高校期刊在提高国际影响力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二是本届特色期刊评比注重遴选整体上“在专业学科领域有特色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期刊,获奖期刊基本上从刊名都可以看出学科特色;即使是大学学报,也力求其在整体内容上是专业突出的。 他还指出:高校科技期刊目前遇到了30多年来最大的挑战和机遇。2012年7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在高校科技期刊界引起热烈反响。大家对发展和繁荣高校科技期刊事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积极建议。他认为,科技期刊,包括高校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的改革、编辑出版模式的革新都是必然的。他希望各位代表充分利用年会这个平台,更加深入地探讨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如何改革,高校科技期刊如何分层次、分类别发展,网络环境下编辑出版模式如何革新,主办单位、出版单位权责利如何重新定义和划分,作者、编者、出版者、发行者如何分工合作、权益如何保护,新一代编辑出版从业人员职业如何规划,改革一旦深化期刊出版流程和人员如何管理等。他相信只要有了百家争鸣的环境,有了各显神通的机会,就一定会有高校科技期刊百花齐放的土壤,就可以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来年的满园春色!
随后,本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进宝编审宣布领奖代表名单。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的代表,在热烈的掌声中依次上台领奖。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社长鲍洪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主任翟惠平、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叶红波分别代表精品、优秀、特色获奖期刊发言。他们感谢教育部科技司和研究会开展的评比活动,介绍了所办期刊在精品化、专业化、特色化及队伍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并表示要在深化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抢抓机遇,努力攀登,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质量而努力奋斗。
会议还公布了年会征文及评选结果:共收到征文64篇,评选出一等奖17篇,二等奖21篇,并编印了《中国高校学术出版(V)——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6次年会论文集》。
今年恰逢研究会建会25周年,11月22日举行了纪念晚宴。宴会大厅灯光璀璨,大厅舞台两侧LED屏滚动播放研究会不同发展时期的照片。500余位编辑出版工作者围坐在宴会桌旁,谈笑风生,共叙友情。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进宝主持了宴会,颜帅理事长致辞。颜帅简要回顾了研究会的发展历程,感谢前辈以及所有会员、有关部门、机构为研究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并期望研究会的未来更加美好。与会者即兴登台、载歌载舞、络绎不绝,抒发对研究会的深厚感情,共同祝愿研究会不断发展壮大,共同祝愿我国的科技期刊大繁荣大发展。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从编辑到出版,我们准备好了吗?”。大会分3个专题论坛依次进行。 1122日下午为数字出版专题,由副理事长毛善锋、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郭雨梅主持。报告人和题目分别是:王鹏《新业态、新体制下期刊数字出版模式探析》,于晓松《科技期刊如何构建数字出版服务》,钱建立《读者文献获取、管理手段新变化》, 陈希劭《如何办一本数字化出版模式下的期刊》,刘谦《中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实践—— <中国肺癌杂志>的尝试》,毛善锋《网刊元数据和DOI元数据自动提取与发布》。
11月23日上午进行版权工作与出版伦理专题,由副理事长赵大良和版权工作委员会主任钟紫红主持。报告人和题目分别是:张月红《国际学术期刊编辑对剽窃的容忍度》,晁晓筠《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规的完善——以期刊的视角》,钟紫红《美国版权结算中心版权合作模式》,张小强《高校科技期刊版权协议新示范样本草案(中英文版) 解读》。该专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辩论,辩题为《版权转让与学术期刊发展》;正方观点为“期刊发展离不开版权转让”,辩手为郭毅、廖彩荣;反方观点为“版权转让对期刊发展不重要”,辩手为王蔚、张晓强,主持人为晁晓筠;辩论结束后由本会副理事长赵大良点评。这是年会首次采用辩论的形式来进行版权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辩手间唇枪舌剑、机智幽默,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11月23日下午进行期刊改革发展与编辑人才成长专题。学术与基金工作委员会主任李若溪主持期刊改革发展专题。报告人和题目分别是:翁贞林《学术期刊商业化改革:现实困境与政策建议》,袁天峰《特色办刊 打造精品——<医学争鸣>的创办》,刘明寿《全国农业高校与非高校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综合比较分析》,王晴《办刊带动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促进办刊》,张惠民《高校学报重新定位的思考》。副理事长许国良、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凌之主持了随后进行的编辑人才成长专题(老中青编辑论坛: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颜帅理事长首先介绍了2012年国内外科技期刊界的重要动态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陈浩元、张月红、王晴等参与互动交流。
各专题都按计划顺利完成后,颜帅理事长对大会作了简要总结。他认为这是一次内容丰富多彩的年会,既有重要的形势报告,又有严谨的学术活动;既有紧张激烈的辩论,又有轻松愉快的互动交流;既有隆重热烈的颁奖大会,又有载歌载舞的纪念晚宴。他感谢有关单位为会议提供的大力支持,希望将年会办成永不落幕的学术论坛、交流平台。
(徐用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