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会议及培训资料
第15次年会纪要
日期:2011年11月09日 来源:本站整理 浏览量:562
第15次年会纪要 |
(发布时间:2011.11.09 15:41:27 点击:640)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暨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颁奖大会,于2011年10月28—11月2日在南京市召开。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10月28日下午和10月29日上午,分别召开了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和六届三次理事会议,分别有42位常务理事、151位理事出席。会议总结了2011年的工作,提出了2012年的工作设想;研究了有关组织工作并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对第15次年会作了具体安排。会议还就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了部署。 10月29日上午,本会隆重举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颁奖大会。5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宣部出版局审读室戴齐鸣主任,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董毅敏处长,教育部科技司邹辉副处长,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刘筱敏研究员,科技部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主任曾建勋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王鹏副社长,汤森路透北京办事处宁笔先生,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陈浩元编审及原副理事长曹振中、徐安玉、龚汉忠、姚远编审。本会副理事长郑进宝、柳建乔编审主持仪式。 邹辉副处长宣读了教育部科技司《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评选结果的通知》;副理事长柳建乔编审宣读了本会《关于公布“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和优秀网站”获奖名单的通知》及年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本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进宝编审宣布领奖代表名单,优秀团队、杰出主编、优秀编辑、优秀青年编辑和优秀网站的获奖代表,在掌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依次上台领奖。上海海事大学期刊总社社长袁林新、西北大学学报主编姚远、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编辑部董鹏分别代表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发言,感谢教育部科技司和研究会开展的公平而严格的评优活动,表示要不断努力和攀登,希望未来在我们高校科技期刊队伍中出现更多的国内名刊和国际名刊,在更高的层次上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创新驱动和文化大繁荣提供出版支持。 颜帅理事长作题为《建设更强团队 培养更优编辑 出版更好期刊》的发言。他首先回顾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及优秀网站、年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过程。颜帅指出,评优是为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更是为了明确导向、开创未来。今后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会不断深入,对期刊编辑出版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规划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一大批更强有力的编辑出版团队、一大批更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员。在今后的几年里,研究会组织的研讨和培训活动要更关注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对编辑的知识结构、职责分工、任务作用等提出的新要求,要保证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团队与时俱进,在期刊出版市场上更具竞争力。颜帅号召全体代表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紧紧围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研讨国内外科技期刊出版的新变革和新趋势,明确高校科技期刊的目标定位,宣传推进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探索编辑出版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把高校科技期刊办得越来越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宣部出版局审读室戴齐鸣主任、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董毅敏处长分别代表各主管部门讲话。他们对获得表彰的优秀团队及个人、优秀网站表示祝贺, 向为提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质量的各位同仁表示感谢。他们还就目前大家关心的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希望各代表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公布为契机,积极进行发展筹划,寻求发展支持,使高校科技期刊在质量和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再上一个台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十二五’高校科技期刊功能定位与创新发展”。年会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10月29日下午举行了大会报告,副理事长佟建国、王晴、张月红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若溪主持。报告人和题目分别是:刘筱敏《多元化交流促进期刊发展——WOK-CSCD浅析》,王鹏《云出版:期刊社自主数字出版的全新形式》,曾建勋《科技期刊的语义出版与量化分析》, 叶虎《新一代云计算采编系统新特性介绍》,赵兴卫《学术期刊数字化现状分析》,张莞《DO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初晓英《美国版权结算中心:利用内容带来更高收入》,朱锦洪《OA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王晴《借船出海,打造精品》,戴陵江《以学科优势打造精品期刊》,刘志强《文理交融,通专结合,共促刊社发展》,任延刚《弄潮时代 快乐出版——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出版、人才、研究一体化实践分享》。 10月30日上午,4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在“主编及编辑部负责人论坛”,张月红编审作了题为《从编辑的视角谈国际学术出版新动态与办刊人要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报告,冷怀明作了题为《中国科技期刊需要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的报告,王强(清华大学)等报告人分别阐述和介绍了高校科技期刊体制改革、功能定位、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数字出版及版权论坛”邀请宁笔先生作了题为《期刊编辑如何使用Web of Science办刊》的专题讲座,李若溪作了题为《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中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走向》的报告,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郭雨梅作了《优秀网站评选总结》,晁晓筠等分别介绍了数字出版中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网站建设、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等。“青年编辑论坛”以青年编辑知识结构与职业规划为主题,邀请颜帅理事长与Dr. Philippa Jane Benson精彩对话,丁佐奇、董鹏等青年编辑围绕论题论坛主题作了发言。军队期刊专委会分会场首先举行了军队期刊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颁奖仪式,然后围绕如何走出军校学报面临的困境,如何提升期刊品牌以及维护科研诚信等展开学术交流。农业期刊专委会分会场就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多途径、多方式主提高编辑素质,构建优秀编辑团队进行了交流。本会副理事长汤兴华、赵大良、毛善锋、许国良与各工作委员会主任、专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分别主持了分会场会议。各会场报告精彩,座无虚席,连会场的过道都站满了代表。为了进一步扩大会议影响,促进学术交流,在征得报告人同意后,本会将把有关报告陆续放到研究会网上,供广大会员学习、参考。 年会期间还举行了其他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