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设想

日期:2010年11月18日 来源: 浏览量:1555

研究会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设想 (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和六届二次理事会议通过) 1 2010年工作总结 1.1 召开2次常务理事会议、1次理事会议 为了尽早安排六届理事会的各项工作,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10年1月24—25日在北京举行。共有46位常务理事(含代表)出席。会议听取了教育部科技司邹晖传达的教育部关于科技期刊发展新思路和动向的报告。会议确定了正副理事长及副秘书长的分工。会议决定成立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讨论了农业期刊专业委员会、英文期刊专业委员会的筹备情况。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还原则通过了各委员会2010年及本届工作计划。 2010年11月6日、7日,本会在重庆分别召开了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和六届二次理事会议,分别有47位常务理事(含代表)和132位理事出席。会议总结了本会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2011年的工作设想;研究了有关组织工作并做出了相应的决定;对第14次年会做了具体安排。 1.2 完成研究会更名 经过近4年的努力,民政部终于在2010年6月12日致函本会,同意本会名称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变更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政部要求,本会变更名称后,应当自觉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为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做出贡献。本会更名有利于扩大活动范围、拓展服务职能,有利于引领高校科技期刊更新办刊理念、提高社会影响。 1.3 承办“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 根据教育部科技司的要求,本会制定了评比办法、评比方案,广泛动员教育部主管或高校主办的期刊编辑部参加评比活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最终评出精品期刊70种、优秀期刊120种、特色期刊59种。经过连续3届的评比,共有93种期刊获精品称号,175种期刊获优秀称号,148种期刊获特色称号;连续获得3届精品、优秀、特色称号的期刊分别为40、33、14种。 1.4 组织赴美学术交流 2010年8月1—12日,本会与查尔斯沃思集团美国公司成功举办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与美国同行的学术交流。本会代表团访问了位于华盛顿的国际主任编辑与技术编辑协会、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美国科学教师协会出版部,位于费城的汤森路透公司、科学中心、查尔斯沃思集团美国公司,位于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位于波士顿的版权结算中心、Aries公司(开发投审稿系统并提供相关服务)等,与美方共同召开了8次会议。代表团成员向美方介绍了中国高校及其科技期刊的概况、编辑出版现状、成就、改革发展方向等。本会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以及所有团员准备工作细致、充分,交流活动深入、务实、有针对性。 1.5 评审科技期刊学研究课题 在综合2010年7月29日—8月7日网上专家初评、8月17日会议专家复评意见的基础上,本会学术与基金工作委员会评出2010年科技期刊学研究项目39项,其中:重点基金项目(A)5项,一般基金项目(B)15项,立项不资助项目(C)19项。 1.6 开展编辑继续教育 为了帮助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包括主编、主任、责任编辑以及一般编校人员)提高政治思想素养、编辑业务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全面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办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期刊和精品期刊,2010年本会分别于5月在成都、8月在西宁举办2期全国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本会的培训活动已被列入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2010年新闻出版专项业务培训计划》。参加2期培训的300多人均获得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按计划,本会已发出通知于2010年12月在西安举办第3期编辑业务培训班。 1.7 举办英文版科技期刊研讨会 本会与斯普林格公司(Springer)、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10年4月25—2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共同主办第5届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研讨会。 1.8 参加“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战略研究 2010年年初,教育部提出开展“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战略研究,成立以院士为主组成的顾问组,以本会在京主要负责人为主的工作组。本会工作组起草了题为《加快培育一流科技期刊,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报告。有关领导对该报告做出重要批示。根据领导批示精神和教育部安排,本会随即起草了《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培育计划(草案)》。 1.9 组建农业期刊专委会和英文期刊专委会 应广大农业期刊和英文期刊会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六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筹备农业期刊专委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筹备英文期刊专委会。通过1年来的筹备工作,2010年11月6日召开了两专委会的成立大会,并选举产生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成立农业期刊专委会和英文期刊专委会,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农业期刊和英文期刊的学术引导,加强相互之间的横向交流。本会希望农业期刊专委会和英文期刊专委会积极团结广大会员,努力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工作,大力提高农业期刊和英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1.10 筹备第14次年会 学术与基金工作委员会组织了以“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学术与经营”为主题的年会征文,共征集论文43篇,年会前编印了《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Ⅲ)——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年会期间协调安排大会和“学术与经营”等分会场报告,评选出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14篇。版权工作委员会和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也积极筹划组织了专题性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年会期间还举行了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颁奖活动和本会更名仪式。 1.11 其他工作 2010年本会继续协助教育部科技司对在京部管科技期刊进行年检,协助科技司开展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的评委和部管期刊推荐;获准创办《信息资源管理学报》(本会为第一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为第二主办单位);征集会徽设计方案并在广大会员中征求意见。此外,本会版权工作委员会开展了问卷调查、召开了主任扩大会议;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完善了机构、召开了主任会议,开展了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及需求的问卷调查、起草了《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网页)评比方案》;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继续向国外数据库推荐高校期刊,还编印了《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一览表(2010)》;学风建设工作委员会组织起草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倡议书》;青年工作委员会逐步完善了机构,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议,并将与北京高校学报研究会等筹备举办英文编辑讲座;本会体育、高职高专、医学、军队期刊专业委员会也都各自独立开展了学术活动。 2010年8月本会部分负责人访问西藏大学,首次与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建立了联系。该编辑部已加入本会。 2 2011年工作设想 1)召开六届四次、五次常务理事会议以及六届三次理事会议; 2)举办第15次年会; 3)组织科技期刊学研究课题评审; 4)组织各项专题学术交流活动; 5)开展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设计或与网络传播有关的奖项评比,开展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校质量奖(含审读)、优秀编辑出版工作者(含优秀主编、优秀编辑、优秀青年编辑)、先进集体、优秀编辑学论著等评比,提出高校科技期刊其他奖项评比方案的修(制)订计划。 6)开展编辑继续教育; 7)暑期组织赴俄罗斯高校和科技期刊考察; 8)进一步规范秘书处日常工作; 9)本会网站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