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工作委员会2010主任扩大会议纪要

日期:2010年09月23日 来源: 浏览量:1205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版权工作委员会2010主任扩大会议纪要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版权工作委员会主任扩大会议于2010年9月9日至13日在上海召开,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大良编审及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19位科技期刊编辑部主任和业务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 版权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版权委员会)主任钟紫红编审首先以原版权委员会副主任金铁城副编审提出的四个“一”的概括,,介绍了版权委员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即出版了一本专著(陈进元编审撰写的《科技期刊著作权讲析》)、起草了一份合同(期刊社/编辑部和论文作者的合同/授权书)、发表了一批论文(约60余篇)、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同时提出本届版权委员会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继续开展版权知识的学习宣传和普及教育、研究网络环境下(包括新媒体)的版权保护、加强版权贸易意识的提升,以及探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等4个方面。 赵大良副理事长在发言中首先肯定了版权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版权委员会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去做,并对未来版权委员会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版权的界定与认证等。 与会委员既有参加版权工作委员会多年的资深编审和副编审,也有热爱版权研究工作的年轻编辑,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版权委员会副主任王晓琪编审认为,版权工作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目前期刊界普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版权问题,如DOI、独家授权、版权保护路径设计、版权贸易等,其中许多都是近年来出现的焦点、难点问题,认为中国科技期刊迫切需要版权工作职业经理人。版权委员会副主任王淑华编审介绍了高校科技期刊版权问卷调查结果,指出目前高校科技期刊不重视版权转让合同的不在少数,版权保护意识还很薄弱,对于所面临的数字版权、域名保护、期刊利益保护问题等普遍都很困惑。版权委员会副主任李军副编审认为,版权贸易对于出版社是图书版权输出与引进的重要问题,而对于国内科技期刊则是数据库版权贸易限制科技成果推广的问题,目前急需制定适应中国科技期刊的可操作性的版权贸易规则。李军纪编审等委员认为在期刊版权纠纷中,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方面是我们的权利被侵害,而哪些方面是我们侵害了他人的权利。 会议气氛活跃,争相发言,讨论热烈,以致忘记了时间。与会者达成了共识:随着新的形势变化,科技期刊不断面临着新的版权方面的问题,而国内科技期刊对于版权保护的知识又相对匮乏,作为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版权工作委员会的委员,有责任和义务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版权知识,并立足长远,努力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版权保护的规范化。各位委员强烈呼吁,版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科技期刊界的编辑同仁要对版权保护工作切实重视起来,科技期刊今后的发展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会议讨论确定了2010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学术年会版权分会场的会议主题及专题报告人选;并确定了本届版权工作委员会的4个研究方向及委员分工。 本次会议得到了承办单位《复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全体与会人员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辛勤、细致周全的工作表示由衷地感谢! (版权工作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