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会议及培训资料
2009年工作总结
日期:2009年12月01日 来源: 浏览量:1493
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11月20日)
2009年是本届理事会任职的最后1年,工作繁杂、任务重。在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积极支持下,2009年的工作圆满完成。
1)召开3次常务理事会议、1次理事会议。本会五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分别于2009年3月(长沙)、9月(北京)和11月(广东东莞)举行。五届十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了换届工作,推举出第6届理事会负责人建议人选,并布置了全年的工作。五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了2009年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候选期刊名单、组织了优秀编辑工作者及优秀编辑学论著的评选;布置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对本届工作进行总结;讨论了师范、体育、军队、农业等期刊专委会改组或筹备情况;会议研究了下一届理事会秘书处架构设想及其各工作委员会主任人选,审议了各方面推荐的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名单,确定了各省市区其他会员代表名额;研究了换届工作需要的各种文件的起草问题。五届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和五届六次理事会议原则同意《第6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专业委员会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第5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5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关于修改章程的说明》(均为草案),确定了第6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第13次年会议程。
2)开展2009年度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优秀编辑学论著、优秀编辑质量奖等奖项的评比工作。本会顺应国家期刊质量评估的要求,提出开展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评比,并于2009年年初制定评比办法。收到评比通知后,广大会员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提高编校质量、提高科技期刊学研究水平的极大热情。本会动员了所有高级会员参加高校期刊编辑质量的审读工作。高级会员们审读认真、所提意见中肯,为评选优秀编辑质量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截至目前,评比工作已经结束,共评出2009年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79名、优秀编辑工作着268名、优秀编辑学论著148篇(部)。我们在公布获奖名单的同时,将反复“审读”过的《审读意见》用快递反馈给未获奖期刊编辑部,目的也是为了让相关单位尽快了解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早做准备。
3)组织赴德国科技期刊考察。2009年8月2—9日,斯普林格出版公司与本会在德国成功举办了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本次学术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期刊出版理念和管理经验,改进我们自己的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斯普林格对此次学术交流高度重视。斯普林格STM全球出版执行副总裁Riedesel博士亲自安排了斯普林格方面的主报告。有关资料(中英文)本会陆续放到研究会网上(www.cujs.com“资料中心”),供会员参考。
4)举办了2期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班。本会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按照总署人事司《2009年新闻出版专项业务培训计划》,于2009年5月、10月分别举办了2期编辑业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编辑均获得由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统一印制的《编辑业务培训合格结业证书》。
5)组织科技期刊学研究项目申报与评审。本会2009年评出67项立项项目,其中委托及重点基金项目10项,一般基金项目20项,立项项目37项。
6)筹备召开第13次年会暨第6次会员代表大会。到今天为止,第6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皆已完成。2009年9月初至10月中旬,民政部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届理事会任职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第5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于十一期间起草后用电子函件发给所有五届常务理事征求意见,本次会议前也列入会议资料,供五届理事、六届理事候选人及所有会员代表审议。本次会员代表大会首次印发了新一届理事候选人简介,便于会员代表了解他们。本会第13次年会征文已结集刊印,会后还将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在线发表。
2010年是本会第6届理事会成立的第1年。我们建议2010年1月召开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完善理事会的工作机构,布置2010年的具体工作,提出今后5年的总体规划。如有可能,我们建议2010年暑假期间组织赴美国与当地学会、协会、高校等出版的科技期刊开展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