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动态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日期:2008年09月16日 来源: 浏览量:1685
【注】下面是赵大良今天在《西北大学学报》创刊95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据说会在《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地6期上发表,引用请以发表的为准。现在发出来,与同行交流,请勿转摘!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赵大良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710049,西安)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
很荣幸,应邀参加《西北大学学报》创刊95周年庆典。此时,我的心情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自豪!我为《西北大学学报》的辉煌历史而自豪,为《西北大学学报》今天取得的成绩而自豪,我也为我作为一位“学报人”而自豪。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向西北大学及《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同行表示祝贺!同时,也祝愿《西北大学学报》以及全国高校学报能够:以史为鉴,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1 高校学报的地位与作用
自诞生那天起,学术期刊就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因学术交流的需要而生,伴学术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肩负着记录科学研究成果、传播科学知识、开展学术争鸣的责任。“从十七世纪开始,定期刊物就是报道新发明和传播新理论的主要工具。假设没有定期刊物,现代科学当会以另外一种途径和缓慢得多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科学和技术研究也不会成为如同现在一样的职业”[1]。学术期刊就是面向科学研究人员,以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综合评述为主要形式,发表科学研究成果的定期出版物。
1904年前后,学报在我国逐渐成为学术性期刊的代名词[1]。高校学报作为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2],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高校学报的产生是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息息相关:因大学科研和教学的需要而产生,反过来也促进和引导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开展。高校学报在大学的发展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北大学学报》的历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高校学报记载着大学科学研究的成长和进步,翻开一个大学的学报,你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所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轨迹。《西北大学教育理念文选》中有90%以上的内容是取自于学报等期刊各个不同时期所发表的文章[3]。
高校学报不仅仅具有一般学术期刊这种“记载和传播”功能,而且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校的品牌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其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学报就是一所大学的“科研名片”。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学报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她生长于校园里,生活在师生中,与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之间具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仅体现在论文的审查、修改和发表过程中,学术刊物与师生互动所传递的信息,而且高校学报的办刊方向和发稿重点始终是围绕着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而展开的。许多成名的专家学者,在自己的青年或学生时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本校学报的扶持,有的是在编辑的帮助和鼓励下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树立了科研的自信心,成就了后来的辉煌。
2 高校学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更多内容,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