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质量评审情况汇报

日期:2006年12月25日 来源: 浏览量:1897

李兴昌 1 评比标准 编辑出版质量分2个部分:一是编辑质量;二是出版质量。 1.1 编辑质量 检查刊物样本。重点考查执行国家标准情况和编辑加工及校对质量。这分以下4个评分点记分。 1)量和单位。重点检查量和单位(包括词头)名称、符号及其书写格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是否仍在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2)插图和表格。重点检查图表是否科学及规范。 3)文字表达及校对。重点检查2个版面,如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使用错误,错别字,以及漏校错误,则按规定的每处分值扣分。其他方面的差错,如不属于漏校的,此处不重复扣分。 4)其他方面。普查指定一期的封面及版权标志块、目次页、摘要与关键词、参考文献、数字用法、版式等6项内容,看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2 印装质量 要求印刷清晰,墨色浓淡适宜、均匀;装订整齐、牢固,无夹、缺、损、折、连、倒、白页等疵病。 2 评分办法 按评分点将评委分为若干小组,每组2~3人。每位评委独立打分,取平均值为该项得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每个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总得分。 3 发现的主要问题 3.1 期刊编排格式 3.1.1 封一 1)缺责任者。 2)右上角缺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3) ISSN 1000—1298应为ISSN 1000-1298. 4)条码应排在封一的左下角,或封四的右下角,不少刊物未按此规定排印;条码底色太深,应为白色或浅色。 5)卷(或年)末期封一或目次页或版权块缺“卷终”或“附有索引”注明,这一问题普遍存在。 6)封一或目次页或版权块,缺刊名的汉语拼音。 3.1.2 封四 1)邮发刊物下方缺CN号、邮发代号和定价。 2)条码放在了封四的左下方,应在右下方。 3)多种期刊版权块中缺刊期或创刊年份。 4)公开发行的刊物缺外文版权标志。 3.1.3 封页其他问题 1)封一或封四缺条码。 2)缺书脊名称或边缘名称。 3.1.4 目次页 1)目次表缺表题“目次”2字。 2)目次表表题“目录”应为“目次”。 3)目次表中文章题名的次序与正文中的不一致,有的文章题名在目次表中找不到。 4)目次表与正文中题名不一致。 5)正文中有副题名,而目次表中省去副题名。 6)目次表和正文中R M Velders应为R.M.Velders。 7)中文目次表中排印出全部作者,或3人以上多作者只排印前3人后加“等”(这是对的);而多种期刊英文目次表中,只排印1个作者后就加“et al”,不对。 8)卷末期缺中、英文总目次表,或者只有中文总目次表而无英文总目次表。 3.1.5 页码与版式 1)目次页不应与正文一起编页码。 2)广告页不应与正文一起编页码。 3)总目次应单独编页码。 4)转页较多。有逆转现象,或不是1次转完。 5)正文中同一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应一致。 6)全刊不一致之处较多,如作者工作单位的字号,作者信息的字体,等等。 7)正文字号太小,不便阅读。一般以五宋为合适。 8)空白多,有的整页空。 9)“背题”较多。 3.2 论文编排格式 3.2.1 题名 1)有的题名过繁,有的不好理解,有的不能准确表达文章内容。 2)很多论文题名中“研究”2字是多余的。 3)有的题名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 3.2.2 作者 1)英文摘要段中排印3位以上作者时采用了“×××,×××,×××,et al”形式,应排印全部作者。 2)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拼写错误。 3)中国人名的汉语拼音,名不应缩写。 4)作者单位应写全称。 5)同一作者单位的英译名,在全刊中应相同。 3.2.3 摘要 1)摘要太短,有的只有一两句话,过于简单,有的只是题名的重复。 2)有的摘要,其开始的一两句属背景或知识性的介绍,一般应删去。 3)摘要中“分析了……,探讨了……,研究了……”里“了”多数情况下可省去。 4)摘要中出现了参考文献序号。 5)英文摘要中单词拼写错误较多。 6)英文摘要中出现了“、”“。”“——”“《 》”等中文标点。 3.2.4 关键词 1)“主题词”应改标为“关键词”,因其后不都是叙词。 2)中、英文关键词词义不对应。 3)中、英文关键词数量和次序不一致。 4)关键词(尤其是英文关键词)之间未用符号相隔,读起来不便分清。 5)英文关键词首词或每个词首字母一般无需大写。 3.2.5 引言和正文 1)“1 引言”应为“0 引言”,或整个“0 引言”删去,直接排印引言内容。 2)有的引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绕圈子,不接触主题的费话较多。 3)非共知共用的外文缩略语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其中文全称。 3.2.6 参考文献 1)有相当多的论文未列参考文献。有的刊物还有“参考文献(略)”的现象。 2)有的综述性论文只列了两三篇或三五篇文献。 3)有的正文中参考文献未按出现的先后编号(采用的是顺序编码制),有较多的文献也未注入正文中。 4)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等”,若作者超过3人,则应为“汪成为,×××,×××,等”。 5)参考文献表中著录项目不全。 6)参考文献表中部分欧美作者的姓名没有按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用缩写的格式著录。 7)著录项的错误较多,著译者姓名、题名或书名,出版年、期刊的卷期号,以及页码等与原文献不符的情况比较多见。 8)文后参考文献表中“2002,(8):3-5”应为“2002(8):3-5”。 9)文后参考文献表里,日文文献条中的日文汉字不能用中文汉字代替。 3.2.7 层次标题与列项说明 1)有的刊物未按行业标准《科技文献章节编号方法》编排层次标题,如仍用“一、××××××××××××”“(一)××××××××”等旧形式。 2)第1层次列项说明的序号,这里用“(1)”“(2)”“(3)”,那里又用“①”“②”“③”,不一致。建议第1层次用“1)”,第2层次用“①”,第3层次用“a.”,一般一两个层次就够用了。 3.3 量和单位 3.3.1 未用规范的量名称 重565克→质量565克 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 比热→比热容 导温系数→热扩散率 导热率→热导率 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 比重→密度或相对密度 无量纲量→量纲一的量 比内能→比热力学能 卡路里摄入量→热量摄入量 欧姆降→电压降 试验天数/d→试验时间/d 毫克数大→质量大 3.3.2 量符号使用不正确 1)未用标准规定的符号。 T = 578 ℃→t = 578 ℃ W = 250 kg→m = 250 kg P = 25 MPa→p = 25 MPa 拉削力P→拉削力F 频率F = 20 kHz→f = 20 kHz 厚度k→d,δ 速度V→v PH值低→ pH值低 面积F最小→A min 72%≤ω(Mn)≤76%→72%≤w(Mn)≤76% 2)量符号未用斜体字母。 风阻系数Cd→C d 电流-电压关系曲线(I/V曲线)→(I - U曲线) NOx→NOx F检验→F检验 t检验→t检验 3.3.3 用了非法定单位 2 400磅→1 094 kg 1公斤→1 kg 2公分厚→2 cm厚 一两半至2两→75~100 g 增压压强可以达到18.4巴→1.84 MPa 0~60英里/时加速时间不到6秒→0~96.6 km/h 80公里/时→80 km /h 700cc→700毫升 或 700 mL 上海约有苗圃16 000多亩→1 067多hm2 40千克力→392 N 15 000~30 000厘泊→15~30 Pa•s 500卡路里→2.1 kJ 3.3.4 不该用单位中文符号的而用了中文符号 脉搏74次/分→脉搏74次/min 在5分钟内→在5 min内 18个小时→18 h 潜伏3~5天→潜伏3~5 d 3.3.5 单位及词头用错 初始电容约为10pf→10 pF Lx→lx 4.5Kg→4.5 kg 20 KHz→20 kHz rpm→r/min 94°C→94 ℃ 131°c→131 ℃ 50 ppm→50×10-6 Kgf/mm2→MPa 光照保持为2000~3000LUX→光照度保持为2 000~3 000 lx,最好为2~3 klx 3.3.6 不善于用词头 10-6 J→1 μJ 10-7 J→0.1 μJ 0.005 mm→5 μm 0.01 MPa→10 kPa 3.0×106 Pa→3.0 MPa 2 000 W/kg→2 kW/kg 2 000 W/kg→2 kW/kg 功率为2.0×106 W→功率为2.0 MW 功率可达10 000 W→功率可达10 kW 3.3.7 不符合书写规则 面积为45 000m2→面积为45 000 m2 25℃→25 ℃ 500 Wh/l→500 Wh/L 20 μ~40 μ→20~40 μm L/mol·cm→L/(mol· cm) 个/皿•时→个/(皿·时) 3.3.8 数学式 1)数学式转行不合要求。 2)比较复杂的数学式中有多层括号时,常漏掉前一个或后一个半括号。 3)[••••••]T中的“转置”符号应为正体T。 4)符号问题。 tg→tan tg-1 (μ)→arctan μ sin-1(••••••)→ arcsin(••••••)D >= 400 mm→ D ≥400 mm 符号≦→≤ 3.4 数字用法 3.4.1 该用阿拉伯数字而用成了汉字数字 二十六年来(26年来) 他们经过三个多月的反复实验(3个多月) 一周之内(1周) 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东北企业(2/3) 十分之一(1/10) 五分钟(5分钟) 增加了一倍(1倍) 每年进口近十万t(10万t) 二十世纪(20世纪) 八十年代(80年代) 3.4.2 该用汉字数字而用成了阿拉伯数字 西汉平帝元始2年(二年) 分公司还有1、2个人(一两个人) 进行了5、6次试验(五六次) 3.5 图表 3.5.1 缺图表要素 1)中文版刊物,所有图表不能仅用英文表达。 2)同一刊中有的图题、表题是中英文对照的,而有的只有中文图题、表题,而无英文的,体例不一致。 3)有的图只有图序而无图题。 3.5.2 标目或栏目未采用“量/单位”标准化表示法 波长(nm)→波长/nm 压力(Pa)→压力/Pa 销售额 万元→销售额/万元 增长率(%)→增长率/% 3.5.3 其他问题 1)横坐标标值为06:30、07:00、08:30等,标目名称“time”应为“时刻”。 2)既有标值,坐标轴尾端的箭头就无必要画出。 3)函数曲线图中纵横坐标起点,不一定是0,1,2等,视图形位置,纵横坐标可平移,以充分利用图面,减少图中的空白。 4)同一刊物中,图注各项间有的用分号隔开,有的又用空格,还有用逗号的,很不统一,建议用分号。 5)全刊不少图所用线型未区别情况,都是同一粗细的。 6)表的栏目名称“日/月”或“月-日”应为“日期”。 7)表身中各列的数字为1985、1990、1995、2000,所以,栏目名称“时间(年)”应为“年份”。 8)表的栏目“样本数/个”应为“样本数”,“株数/株”应为“株数”,即计数单位(量词)“个”“株”无必要写出。 9)表中“降水日期”栏内的“1.15,1.25,2.21,4.28,6.13”应为“01-15,01-25,02-21,04-28,06-13”。 10)表身中一般不要出现单位和“%”,应将它们归并在栏目中。 11)表中各行文字段最末一个句号应删去。 12)表转页排时,顶线上方应居中排“续表×”字样。 13)图表中的字大了,应在小5号与6号之间。 14)表顶线右上方的公用单位“单位:亿元”应为“亿元”,“单位:kg”应为“kg”,即“单位”2字无必要写出。 15)“续表×”字样应居中。 16)一般要求先见文字,后见图表。 17)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的一些图,文中未提及。 3.6 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及校对 3.6.1 语句 主要问题如下。 1)语意不清或逻辑关系不对。例如: △将在月内隆重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月内”,哪月? △我厂是车用柴油机的生产厂家……——文章中应避免用“我厂”“我公司”等用语,应写出厂、公司等的名称。 2)用词不当。例如: △反应国内外仪器仪表的发展和动态——“反应”应为“反映”。 △如母亲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影响婴儿而产生缺陷——“婴儿”应为“胎儿”。 △株高通常在30~100 cm或更高——“在”应为“为”。 3)成分残缺。例如: △认真解决事业心、责任感、纪律观念,树立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优良作风。——改为:认真解决事业心、责任感、纪律观念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恪守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优良作风。 △面对全球性的化石能源消耗殆尽和日益备受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消耗殆尽”前应加上“不久将”。 4)搭配不当。例如: △还要克服3个问题——“克服”应为“解决”。 △并可起到杀菌灭毒,驱瘟避疫,提神悦志的功能——“并可起到”应为“并具有”,此外,逗号应为顿号。 5)语序颠倒。例如: △北京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企——应为:北京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企。 △B. Petersson提出了有效导纳的概念(effective mobility)……——应为:B. Petersson提出了有效导纳(effective mobility)的概念…… 6)重复、多余或苟简。例如: △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最新调查预测显示……——或删去“据”,或删去“显示”。 △……不仅能……而且也能…… “也”多余。 △而一旦标准制定了出来——“了”删去。 △覆盖到了绝大部分地区——“到”删去。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专家们开始进行水中分娩试验——“前”删去。 △我们不但做到自己不吸烟,我们还需要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不吸烟。主动劝告家人不吸烟、少吸烟。应为:我们不但要做到自己不吸烟,还要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主动劝告家人不吸烟、少吸烟。 3.6.2 别字或未使用首选词(括号内是正确的) 传布(播) 粘(黏)土 粘(黏)度 组份(分) 图象(像) 松驰(弛) 签定(订) 迭(叠)加 二迭(叠)纪 即(既)……又……(既) 1年既(即)可收回成本 截止(至)2004年底 3.6.3 标点符号 主要问题是:1)顿号误用;2)该断句而未断句;3)简单复句中分句之间用了句号;4)双重复句中分句之间用了句号;5)不该用而用了分号;6)冒号误用;7)标号误用;8)未注意点号的降格使用;9)点号与标号配合不对;10)系列标点处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