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开放式存取研究资料有利科学发展

日期:2005年08月10日 来源: 浏览量:1286

[作者:邹仁淳][来源:http://www.stic.gov.tw] 日前美国Science期刊内有篇报告指出,开放存取公众资助的研究资料对于科学进展与公共财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始终缺乏一致性的政府政策及科学团体来处理有关开放存取资料的事宜。该报告又指出,开放存取研究资料可以促进长期的经济获益、利于政府政策的决定以及加快科学发展的脚步。这是该报告的国际研究团队针对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当中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存取议题持续进行研究的发现。 美国圣地亚哥的加州大学生命科学倡议主席也是该报告的首席作者Peter Arzberger表示,当前世界各国均大量投入于电子化科学以及整合计算机基础架构的开发当中,希望能让相关的研究专家们不受地域性的影响,能容易地存取相关的档案资料、机械设备以及专业技术等,另一方面也由于科技能力的进步将使得社会政策的挑战更加显著。该报告的作者都是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所支助的,NSF是美国一个独立的科学学术研究与教育机构。 最近一次部长级的OECD的会议当中讨论有关科学与技术政策的议题,与会者包含美国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John Marburger,会后宣布将建立一套最具理想且具成本效益的存取方针套用在公众资助的研究成果相关的数字资料上。这个方针将会澄清一些目前仍旧混沌不清的存取方法,进而加速资料存取的可行性,当前有些个人的研究员们因为整体政策不清而逐渐放弃透过网络进行资料存取的工作,因此,政府单位着实有必要针对这项议题加以制度化系统化的执行。 当前除了国内本身相关局部缺乏一致性的整合资料存取方针之外,国与国之间的研究资料也由于缺发跨国性的存取策略机制与系统,使成这项工作窒碍难行,为了达到全球化的科学进步,这项工作势在必行。详细资料可参考以下网站: www.oecd.org/document/15/0,2340,en_2649_201185_25998799_119690_1_1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