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动态
“首次科技期刊出版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日期:2005年04月18日 来源: 浏览量:2842
2005年4月5日-8日,我会和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联合举办的“首次科技期刊出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宜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期刊编辑代表7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有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宋培元同志,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丁乃刚编审,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颜帅编审,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陈浩元编审,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丽莉教授,宜昌市科协主席向红云同志,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地方工作委员会主任潘启树教授以及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姚希彤同志。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报主编王亨君教授主持了会议。
丁乃刚编审致开幕词并讲话。戴丽莉主任代表宜昌市人民对参加会议的所有代表表示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宜昌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希望我国的科技期刊能更好地传播宜昌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宜昌水电旅游名城在世界上的地位。
宋培元同志在开幕式上说,这是“首次科技期刊出版发展学术研讨会”,希望还有第二次、第三次。2000年以来,科技部期刊管理部门开始实施精品战略,抓精品期刊。目前实施的精品期刊,实际上是前几年精品战略的延续。科技部准备在政策和经费方面提供一些条件,培育一批期刊成为精品,早日走向国际。他认为,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应该将科技期刊当作科学技术成果来管理;管理就是服务,搞管理工作的,就是要管理好、服务好期刊。
陈浩元编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很高兴也很激动,从上飞机直到报到大厅,一路上见到很多老朋友,今天的大会上又有很多熟悉的面孔,说明大家都关心我们的科技期刊事业,愿意建言献策,把期刊办好。他计划在《编辑学报》上开辟一个栏目——“中国科技期刊如何办”,希望新老编辑多发表意见和建议。
潘启树教授首先代表地方工作委员会向《地球科学》编辑部特别是王亨君老师表示感谢。他来开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习办会经验,二是筹备明年年初由地方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会议,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姚希彤同志介绍了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宗旨、业务范围以及学会的会刊《编辑学报》。
颜帅编审发表了讲话。他感谢参加会议所有的来宾,感谢承办单位《地球科学》编辑部和王亨君老师,感谢他们为大会的成功召开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次研讨会是两个学会换届后第一次共同举办的会议,是一次良好的开端。这次会议主题明确,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希望大家会上畅所欲言,充分讨论,将会议开好。
接着,颜帅理事长做了题为《高校科技期刊的成绩、问题及改革设想》的大会报告。 他认为,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主要成绩有两个方面:1)高校学报编辑出版规范化水平较高、学术质量有明显进步、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2)高校学报为高校乃至全国科技教育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指出,目前高校学报面临3个主要矛盾:1)部分学报过分强调“窗口”作用与学术交流广泛性要求之间的矛盾;2)学报“综合性”与作者投稿和读者阅读的专业性取向之间的矛盾;3)传统的学报办刊理念与现代科技发展对期刊基本要求之间的矛盾。他提出加快高校学报建设与发展的两点建议:1)转变办刊理念、明确目标定位、改革管理模式;2)建立高校学报(科技期刊)新的出版机制,可以是A——改变目前的办刊体制和模式,合理布局,重新组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若干个地区性或全国性的高校学报(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把分散的办刊力量集中起来,B——除了A这种模式外,还可以考虑鼓励高校出版社收编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包括高校以外的单位出版的科技期刊),参与期刊的经营,培育高校出版社新的效益增长点、扩大出版规模。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编辑部主编李泓家做了大会发言。他认为目前的期刊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必须进行改革;建议联合办刊、走集约化之路,发挥期刊的特色和优势,办精品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李丽老师首先介绍了SCI和EI收录期刊的基本原则。她认为科技期刊评价的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对于评价论文的学术质量,可以从引文统计、论文的引用情况以及评审人对论文的个人评价上考虑; 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与对学者个人成就的评价联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科技期刊已经代表了不同水平的研究成果。 科学评价期刊必须遵循几个原则:1)客观性;2)多样性和层次性;3)长远性;4)动态性。
《暖通空调》主编王曙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陈禾、《中华新医学》杂志社林卫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谭石初、《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邝幸华等同志也做了大会发言。他们介绍了办刊的经验、办刊的艰辛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丁乃刚编审在他们的发言过程中又发表了讲话,他认为办期刊应当遵循期刊的发展规律,多学习国外期刊的办刊经验;面向行业办刊肯定有发行量,多少不一;“等、靠、要”的方式不适应期刊的发展,路也会越走越窄;面向市场,面向行业,肯定可以找到期刊的出路。他说,2006年将在我国召开国际期刊大会,届时一些新的办刊理念、手段将展现出来,希望大家参加这次会议。陈浩元主编介绍了《编辑学报》开办“中国科技期刊如何办”这一栏目的动机。他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的科技编辑在关心中国科技期刊的命运和前途,希望期刊主管部门重视科技期刊工作,合理地评价科技期刊。
这次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是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地方工作委员会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共同负责、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编辑部承办的。在全体与会代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