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到河南高校学报调研

日期:2004年12月28日 来源: 浏览量:1439

2004年11月26、27日,科技部主管科技期刊工作的宋培元处长和本会理事长颜帅就科技期刊结构调整和高校学报现状分析、改革等问题到河南省进行了专题调研。 11月26日上午,本会常务理事、河南大学学报(自科版)副主编马同森教授召集,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在河南农业大学举行了1次小型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马同森、陈国剑(河南大学学报(自科版)编辑)、张功员(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副主编)、李秀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副主编)、李清善(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编辑)、李红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主编)、朱杰堂(郑州航空管理学院3刊编辑部主任、主编)、吴成福(河南工业大学学报主编)、刘明江(郑州畜牧兽医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杨德东(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闫志平(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原主任)、蒋媛媛(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 在座谈会上,各学报负责人一致认为河南省高校学报的总体质量是比较好的,省属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社会影响要明显好于其他部门主办的科技期刊。大家认为,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与科研实力是有密切关系的,省属高校的科研实力和科研产出要明显高于其他科研机构。另外,高校学报编辑的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学报的办刊条件都是比较好的。 但是,也有编辑指出,目前部分高校学报面临的问题或困惑也是显见的,比如原单科性院校发展成综合性院校后,学报该如何定位,是否应继续坚持面向某一行业?学报是否应内外搞兼收?学报如何处理回归期刊原本功能(学术交流、学术批评)和承担当前附载功能的关系?等等。 河南省高校学报负责人建议:1)全方位、分层次、分类别、客观地研究高校学报的办刊现状,提出不同条件下高校学报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研究会可多设这方面的基金研究课题,给予道义上的支持;2)进一步研究高校学报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以及管理办法;3)研究会多向期刊主管部门呼吁,促进高校专业性科技期刊的创办、发展。 26、27日,宋培元、颜帅还赴河南大学、郑州航空管理学院进行调研、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