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论坛
能够称之为品牌的期刊,就是最好的期刊之一
日期:2004年06月11日 来源: 浏览量:1941
能够称之为品牌的期刊,就是在同门类的期刊中,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最好的期刊之一。当人们想获取哪一个方面的信息时,能够立即想到应该去阅读这一本期刊。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我国是一个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但至今还没有一本发行量超过1000万的期刊;我们在数量上拥有期刊9000多种,但目前还缺少可与国际传媒集团实力相抗衡的期刊集团。单位分散、规模弱小、实力单薄,仍然是目前期刊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集约化经营是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已有期刊9000余种,年总印数29亿册。国际和国内期刊界的专家预测,未来5到10年,中国的期刊发行总量至少有3倍以上的增长潜力。
我国期刊品种近5年来以每年近200种的速度在递增,但总印数却一直增长缓慢,特别是近4年来徘徊在28亿册。这其中科技类期刊有4500多种,虽然每年还在以150种的速度递增,但科技期刊的总印数一直徘徊在4亿册左右。社会科学学术类期刊目前有2500种左右,约占期刊总数的25%,总印数约为9亿册。我国目前期发行量在25万册以上的期刊有约140种,总印数为10亿册,但党政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所办的工作指导和教学辅导类刊物占到了90种,总印数约7亿册。(其中发行量超过百万的23种期刊中教辅类期刊有8种),上述几类期刊加在一起已经接近20亿册。而真正面向市场的文化消费类期刊目前大约有1600多种,总印数约为9亿册。这是最具增长潜力的期刊,但目前还难以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角色。因此,中国期刊总印数的增长已不可能单靠增加品种来拉动,必须从调整结构入手,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和压缩非市场化期刊,积极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满足大众阅读需求的文化消费类期刊。
2002年,我国期刊广告总收入约为36亿元人民币,仅占整个媒体广告总收入的2%,远远落后于美国(约12%),英国(约17%),日本(约7%)。这正是由于文化消费类期刊品种过少而导致的结果。
——艾立民(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